李思維在潛心查閱古代典籍
  黨波濤提供
  本報訊(記者黃瑩 通訊員黨波濤 吳珊)昨日從華中師範大學獲悉,由該校負責編寫的《中華大典·語言文字典·訓詁分典》已完稿,將於今年底出版。這是繼武漢大學編撰完成並出版《文學典·明清文學分典》、《語言文字典·音韻分典》,湖北大學完成《語言文字典·文字分典》之後,最後一部由武漢地區高校完成的《中華大典》分典。至此,武漢地區高校承擔的《中華大典》主要編寫工作已全部完成。
  《中華大典》從1989年開始試編,是國家組織編寫的一部大型中華古籍百科全書,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文化工程。全書包括《哲學典》、《數學典》、《文學典》等24典。武漢三高校承擔編纂出版《語言文字典》,由已去世的著名辭書學家、湖北大學教授朱祖延主編。
  《語言文字典》共約2500萬字,包括文字、音韻、訓詁等3個分典,分別由湖大、武大和華中師大負責編寫。該項目啟動已有19年。
  《語言文字典》執行主編、武大教授宗福邦昨日介紹,語言文字過去一直沒有獨立地位,都是附屬於《經》學中。這次編寫是將過去2000多年語言文字學方面的分散資料進行總結彙集,按照現代學科分類,完全獨立出來。每個分典引用的文獻都達1000多種,覆蓋先秦到辛亥革命。“這是繼《漢語大字典》之後整理難度最大、工程最艱巨的整理工程”。
  此前,武大編撰出版的《文學典·明清文學分典》約1200萬字,收入詩、文作家近2000名,其中八成是今人沒有研究或很少研究的。
  李思維教授:15年只做編典一件事
  因學問冷、偏,在評職稱等方面起不了作用,《中華大典·語言文字典·訓詁分典》曾經無人願意接手編撰。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教研室李思維教授臨“危”受命,15年只做編典一件事。昨日,談及15年編典的艱辛和枯燥,77歲的李思維稱“值得”。
  接下“燙手山芋”
  編典第一年頭髮全白了
  上世紀90年代,《訓詁分典》因工作難度大、對個人發展實際效用低等原因,成為沒人願意接下來的“燙手山芋”。有兩位教授先後接到編撰任務後,都不得已而放棄。原本非編纂組成員、已經退休的李思維臨“危”受命。談起這段往事,他認真地說:“自己想著要為華中師大的學人爭口氣,為華中師大爭口氣。”
  李思維的老伴伍鳳容回憶,項目剛開始階段,李思維的頭髮一年間全白了。當時,項目組人手不夠,且面臨資金短缺。“別人都忙著評職稱,都嫌這個項目太麻煩。所有人都說他不該繼續搞下去,可他一直堅持著”。
  查閱3000多種古籍
  傾註畢生所學
  訓詁學主要研究解釋歷史文獻中的語言問題,在各種學問中一向以冷、偏著稱,工作主要是做查古籍、歸類解釋這樣的苦功夫。參與《中華大典·語言文字典·訓詁分典》編撰的華中師大教授曹海東感慨道:“項目組中,有人從中年做到老年,有人從老年做到去世,把畢生所學都傾註在了這本分典中。”
  李思維每天一大早準時到工作室,對資料一個標點一個標點地修改批註。工作室十分簡陋,除了桌子和書籍,其他地方都佈滿灰塵,牆角都結上了蜘蛛網。
  在工作室泡了5400多天,李思維帶領的華中師大團隊查閱3000多種古籍,複印、摘抄草稿裝了五六麻袋,終於完成了800萬字書稿。上周,出版社來取稿時,得兩個人才能搬下樓。
  心力交瘁住院3次
  病重失憶時只記得編典
  編撰工作遇到了大量意想不到的困難。很多資料都在《永樂大典》中,但大典已被毀;不少歷史文獻前後矛盾,真假不明。原本身體硬朗的李思維因心力交瘁病重住院了3次。今年3月,他的右腦還被查出一個鴨蛋大小的腫瘤,手術做了整整13個小時。術後,醫生對他說,他會丟失大量記憶。“別的事都記不清,編典的各項事務他都記得清清楚楚。”老伴伍鳳容感慨地說。
  “我們不僅完成了這項國家工程,而且培養了一批古漢語研究人才。退休之後,如果什麼都不做,時間還不是過去了。我做這個一點也不後悔!”李思維說,“這15年很辛苦,但很值得。”
  (記者黃瑩 通訊員黨波濤 曾師斯)
  鏈接>>>
  《中華大典》24典
  《中華大典》共分24典,包括《哲學典》、《宗教典》、《政治典》、《軍事典》、《經濟典》、《法律典》、《教育典》、《語言文字典》、《文學典》、《藝術典》、《歷史典》、《歷史地理典》、《數學典》、《物理化學典》、《天文典》、《地學典》、《生物典》、《醫葯衛生典》、《農業典》、《林業典》、《工業典》、《交通典》、《民俗典》和《文獻目錄典》。
  參與編撰《中華大典》的學者專家約3000名,這套書目前已出版和編撰完成總量的56%。全書預計總字數達8億多字,規模為明朝《永樂大典》的兩倍,計劃2015年完成,將成為我國最大的工具書。  (原標題:《中華大典》“武漢篇”收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duvyoxx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